体育记者张朝阳:镜头之下,竞技场内外丨记者手记

admin 3个月前 (02-07) 亚冠 27 0

  体育记者张朝阳:镜头之下,竞技场内外丨记者手记 原创 胡辰等 深度训练营 收录于话题#记者手记 7 个内容 #深度营 27 个内容

  成为一名“专业”记者需要什么?极强的学习能力?能吃苦耐劳的精神?灵活应变的能力?

  这次,我们选择从“记者”二字出发,区分领域,以某一类型记者为单位,了解他们深度根植于某个特定领域的职业现状,将会遇到哪些人,经历哪些事,又会遇到哪些难题……

  以下是记者手记系列第六篇,我们采访了跑过五届全运会、为全红婵拍摄纪录片的“朝阳大叔”,解构体育新闻背后的汗水与共情,和运动员们共成长,和体育相依存。

  / 记者手记 /

  作者 | 胡辰 唐雨筠 李翱 侯润蕾

  编辑 | 祁雯欣 冯平 胡世鑫

  2020东京奥运会开始前的一个月,国家体育总局跳水馆内,白墙碧水,跳台错落矗立。一个14岁的小女孩在队内测验中发挥失常,比奥运选拔赛少了60分,奶声奶气地说:“好紧张,不知道紧张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在人才济济的跳水队中显得有些特别。

  一个月后,她以“水花消失术”横空出世。全红婵的名字也随即被人热议。

  当人们急切地渴望寻找关于她的所有信息时,央视为备战奥运拍摄的专题纪录片《出征》中的镜头成为绕不过去的画面,也成为她日后惊人战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注脚。

  全红婵将签名签在一众世界冠军的最中间

  拼搏、煎熬、忍耐,他们见证激动人心的赛事,也记录比赛背后的故事。在有限大的竞技场上,体育记者们将视野无限地放大,感受最真实、残酷的体育竞技,也为观众呈现最真实、鲜活的体坛英豪。

  见证着 记录着

  在全红婵结束了全运会所有比赛项目后,张朝阳再次见到了全红婵。她的教练何威仪异常兴奋,让全红婵跟他说“谢谢叔叔”。张朝阳否认了“媒体伯乐”的称呼,只觉得作为一个记者感受到了自豪和价值感:“很多东西都是不可复制的,我非常荣幸能在那个阶段记录下她的成长。”

  拍摄《出征》这部片子时,距离东京奥运会国家代表队出征还有一个月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由于疫情防控等原因,拍摄的日程一拖再拖,张朝阳也只能将拍摄时间一再缩短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一个星期采访游泳队,一个星期采访跳水队,他观察着每一位具有潜力的运动员,小心又谨慎地挖掘他们身上的故事。因为运动员在备赛期间精神高度紧张,张朝阳怕碰到他们的敏感防线。

  央视纪录片《出征》截图

  全红婵成名之后,所有的镜头都对准着她的一举一动,给她带来了无数的关注和光环。而张朝阳记录下的那个没有去过动物园的小女孩,也在一步步变得更强大。

  同样是在东京,张雨霏(国家游泳队运动员)获得了女子200米蝶泳冠军。自五岁开始练习游泳,这条路她已经走了18年。比赛结束后,张朝阳翻出了自己2012年在澳大利亚拍摄的游泳队的生活视频,发给了张雨霏的教练崔荣登。教练看到了近十年前生活和训练的点点滴滴,百感交集。

  游泳运动员合影(来源:张雨霏微博)

  这或许也是体育记者和运动员之间的专属默契,记者们为运动员骄傲,而运动员也有幸有这样的记录者和见证人。入行二十多年来,张朝阳看到了太多赛场上的输赢悲欢,也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是这样的一帆风顺。

  2005年在世锦赛和全运会中夺冠的袁培琳(中国职业跳水运动员,2004年全国跳水冠军赛女子10米台冠军),她的巅峰期出现时距离奥运会还有漫长的三年。因为身体原因,此后她彻底失去了出征奥运的机会。

  而原本离世锦赛一步之遥的赵巍(原中国国家跳水运动员,曾获国际跳水赛男子十米台双人冠军),在比赛前他的眼角膜突然出现裂缝。病情好转后,他也永远错过了跳水运动。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他们的对手不只有国内乃至世界上的运动健儿,还有自己也难以把控的命运。

  《人物》记者吕蓓卡在一文中写道,全红婵拥有极致的运气,“所有的运气都踩在了峰值上面,不但是踩准了点,而是全都踩在了峰值上。”她提到运气并不是在否定全红婵的实力,而是哪怕在一众有着顶尖水平的运动员中,这种巅峰期和参赛的时机都很难如此地恰到好处。

  成就另一种体育梦

  张朝阳走上体育记者之路的故事,要从1999年说起。

  他的父亲是一名体育老师,潜移默化中被影响的张朝阳对各项体育运动都很感兴趣。大一时他便到广播电台的体育节目中实习,从最初的的听众到整理稿件的实习生,再到侃侃而谈的主持人,张朝阳凭着自己的热爱一路前行。

  在聊到和跳水队的渊源时,他回想起1996年初识田亮的时候。在奥运会中看到田亮后,他便主动打电话到体育总局,希望与田亮做一次电话访谈。“当时就是觉得,田亮是我们陕西体育的希望吧,因为我们的运动员很少。”

  在西安准备第四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时,田亮跟着教练一同回来,张朝阳才第一次见到他本人。当时张朝阳在电台工作,于是就把田亮邀请到了演播室,做了一期专访。同样被邀请去的还有已经名扬全国的伏明霞。彼时还是学生的他对于已有名气的运动员固然是有距离感的,好在运动员们也都善良温和。

  谈起那时的“主动出击”,如今的张朝阳都难以想象自己当时的勇气,只记得一腔做体育的热忱。

  报道过五届全运会的张朝阳最大的感触还是热爱,他说只有真正的热爱才可能把它做好。“我们的收入可能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高,工作强度也不算低,但是最大的乐趣就是我工作起来很快乐,没有负担,很有成就感。想要成为一名好的体育记者,他对(体育)项目是一定要有热爱的。热爱才会去关注、去熟悉、去积累。”

  自嘲为朝阳大叔的他不仅喜欢做体育新闻,也喜欢做体育运动。“三十岁之前踢足球,三十岁之后打网球、游泳、羽毛球。”因为工作的关系,张朝阳偶尔也有机会和运动员们“切磋”,尽管双方水平悬殊,但这仍带给他以体育运动的快乐。

  他和一众运动员结识并深交,奔赴一场场值得载入史册的比赛现场,也算是圆了自己的体育梦。

  张朝阳微博头像

  体育之外的成长和人生

  或许每个体育记者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体育除了比分、竞技之外,能带给我们什么?

  《保护全红婵》的作者吕蓓卡这样写到:其实最吸引我们的,就是人、人的命运,竞技体育的魅力也在于,每个人度过的都是高度浓缩的人生,在很短的时间里经历成功、失败,情感浓度是很高的,也是很残酷的。

  竞技体育有着热烈而崇高的光荣,也有着绝对又强势的残酷。它从来不是只有金牌和欢呼,那些求之不得的低迷、得而复失的怅惘、不断打磨而最终练就的强大心脏都是体育媒体人的目之所及。

  张朝阳把竞技场上的新闻报道比作拍摄电视剧,“你不可能不管男一号、女一号的角色,但我也会花一部分精力去记录一些有故事性的人。抛开成绩不论,他们非常特别。我挺希望体育能够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为国争光和金牌,因为能达到那样成就的人太少了,我很在乎那些能塑造人们精神的运动员,希望用他们的故事激励和改变更多的人。”

  叶诗文(国家游泳队运动员)就是不止于金牌的这类人。跟拍过她半年的张朝阳最大的感受是她在面对巨大的成就时,依然可以那么低调、踏实。“在与她的相处中,你能感觉到她对自己的要求极其严格,面对荣誉和诱惑时初心不改。这种淡定在很多时候给了我鼓励,很值得我学习。”

  同样地,很早就和张朝阳成为朋友的羽毛球奥运冠军谌龙也时常让他钦佩不已。提到谌龙,张朝阳似乎有很多话想说。“阿龙是一个非常低调谦逊的人,从小离开家,条件并不出色,他对自身的约束和自律性达到了一种极致。”谌龙不仅是面对训练时极其认真,对待朋友也很用心。

  张朝阳想起,里约奥运会谌龙夺得冠军后,他在混采区比较靠后的位置,因为采访权限的原因,他不能进入前面的区域。谌龙看到他就喊他,让他过去,还特地告诉旁边的工作人员,“这是我朋友。”

  谌龙在东京奥运会获得羽毛球男单亚军

  体育报道围绕着赛事,也记下了无数人鲜活的人生片段。它是对高峰和低谷两极之间的不断叩问,也是对人存在状态本身的思索和推敲。

  一文的作者尚嵘峥在介绍写作思路时说道:“我们想要回答的问题是:杨倩为什么是杨倩,杨倩何以成为杨倩。杨倩在一战成名站到山顶,然后观云海赏山峰之后,她该如何面对新的自己。”

  尚嵘峥提醒自己,体育人物报道和所有人物报道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要触达人的内心。这是有关体育精神、竞技的故事,更关乎冲突和成长。

  这么多年来,一代代体育记者们见证了中国体育的成长,他们看到了越来越有人文性的体育赛事,以及越来越宽容和享受体育本身的观众。

  正如张朝阳说,“竞技体育不仅仅只有金牌,那些所有为自己梦想付出过的人,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为他们鼓掌,也值得我们去记录。我们也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记录和影像的传递,能够感染到更多人,让他们热爱体育,感受到体育的魅力。”

  原标题:《体育记者张朝阳:镜头之下,竞技场内外丨记者手记》

  阅读原文

体育记者张朝阳:镜头之下,竞技场内外丨记者手记

体育记者张朝阳:镜头之下,竞技场内外丨记者手记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